快速搞懂那些植牙名詞:微創植牙、植牙補骨補皮、即拔即植、導板植牙

快速搞懂那些植牙名詞:微創植牙、植牙補骨補皮、即拔即植、導板植牙

微創植牙,即拔即植,植牙補骨補皮

「黃先生,你這個植牙需要補骨喔。」

「黃先生,你這個植牙除了補骨還要補皮喔。」

「黃先生,你有考慮用微創植牙的方式嗎?傷口比較小。」

「黃先生,這個牙齒我們可以採用即拔即植的方式,這樣時間比較快,補骨費用也比較少喔。」

「黃先生,你有考慮用導航植牙或是導板植牙嗎?可以更精確地將植體種到精確的位置喔!」

 

我不過就是想要植牙。

為什麼這麼多跟植牙有關的名詞,倒底這些名詞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顆成功的植牙需要什麼?

 

一顆成功植牙需要的條件

讓我們先忘記那些複雜的名詞,從最基本的來看一顆成功的植牙需要什麼才能讓它穩定地待在口腔內?

植牙是鈦金屬構成的人工牙根,種入齒槽骨後和骨頭產生骨整合便可開始承受咀嚼的力量。不論是植牙還是自然牙,牙醫師都希望牙根的周圍有足夠的軟硬組織提供保護來避免牙菌斑、刷牙過度、硬質食物摩擦的傷害。當你因為牙周病或是缺牙過久造成骨頭流失,我們希望在植牙前能回復原本的軟硬組織豐隆度,這時候就需要補骨跟補皮。

 

植牙補骨補皮案例

我們來看看下面前牙植牙的案例吧

植牙補骨

 這是一位上顎前牙植牙的患者,側門牙因為牙周病的關係,軟硬組織都萎縮比較嚴重,可以發現頰側是往內凹的。由於骨頭的量不夠,所以植牙手術時植入的人工牙根是外露的,為了保護人工牙根所以要在上面放上骨粉與再生膜再進行縫合。

 

 

植牙補皮

經過6個月後,將植體稍微露出,發現骨頭長得不錯,但是還缺一點點,所以在二階手術時再放入一些骨粉,並利用翻開的牙肉進行對折(Roll technique)來讓頰側的軟組織變得更為豐滿。圖右可以發現已經露頭的植體外側已經跟原本凹陷不太一樣,變得豐滿。

 

 

左邊是拔牙前的樣子,可以發現側門牙因為牙周病的關係,外側有腫脹的膿包。這時候可以預料的是拔牙後會有嚴重的軟硬組織不足的問題,所以先利用矯正的方式將明顯下墜及外偏的正中門牙移動到較正確的位置,並將側門牙往下拉增加軟組織的量來減少將來植牙手術時的困難度。右邊圖為植牙完成後,可以發現由於有補足軟硬組織缺失的部分,所以牙齒的黑暗三角並不明顯,跟周圍的牙齒外觀也差異不大。

所以植牙時補足軟硬組織,不止能幫助植牙在口腔裡長治久安,對美觀也有很大的幫助。

 

補骨及補皮原因:

  1. 讓植體周圍的軟硬組織變得豐滿。
  2. 更好的植體穩定性及美觀。

 

 

 

微創植牙與導板植牙

微創植牙如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傷口比較小,近乎無傷口。微創植牙的好處是術後疼痛低,傷口癒合較快,但是微創植牙並不是每位患者都適合的。

微創植牙比較適合軟硬組織都沒什麼缺損的患者,由於不需要補骨及補皮,所以可以直接以最小的傷口植入。由於微創植牙手術時沒有翻瓣,等於牙醫師是在類似盲視的狀況下植牙的,建議要搭配導航植牙或是導板植牙來進行手術。

導板植牙或是導航植牙都是事先在牙科斷層掃描(CBCT)上規劃植體的位置,再藉由導板或是動態導航在手術中讓植體到達預計的位置,在沒有翻瓣手術時對植牙的精準性有很大的幫助。

 

哪些情況適合微創植牙:

  1. 植牙處的軟硬組織喪失不多。
  2. 搭配手術導板或是導航植牙。

 

 

我們來看看微創植牙的案例吧 

微創植牙

從圖片中可以發現這位患者要植牙的位置,軟硬組織是足夠的,所以不需要補骨補皮可以直接以軟體規劃植體位置,並使用手術導板來進行微創植牙。

圖左為植牙導板,可以發現導板中間有一個圓洞,就是限制手術器械進入的角度與位置,藉此來達到先前植牙規劃的位置。

圖中為手術切開的部分,可以發現只有一個小小的洞,這就是將來植體要進入的地方。

圖右為將切開的牙齦軟組織移除,露出牙齦下齒槽骨的樣子,由於手術時只能看到小洞中的齒槽骨,所以如果有導航或是導板的幫助,能更精確地將植體植入理想的位置。

 

 

圖為植體剛植入後的樣子,可以發現由於植體的癒合帽剛好和手術的傷口一樣大,所以術後幾乎等於沒有傷口也不需要縫合,對於術後疼痛和癒合很有幫助。

 

 

即拔即植是什麼?

你可能有聽醫師跟你說過,你這個位置可以當次拔牙的時候順便把植體種進去。當次拔牙順便植牙,就是所謂的即拔即植,當然即拔即植也是有條件的,軟硬組織缺失的越少,即拔即植成功率越高,所以並不是每一個病例都適合即拔即植的,大範圍的缺損還是需要先將骨頭及軟組織重建後,才能植牙。

 

即拔即植條件:

  1. 軟硬組織沒有缺損太多。
  2. 還是需要補骨粉,但是骨粉的量較少。
  3. 缺損中等者可能還需要再生膜。

 

我們來看看即拔即植的案例吧

即拔即植

圖左可以看到翻開的牙齦中隱約有一個殘存的牙根,即拔即植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微創拔牙,在不破壞周圍骨頭的情況下小心地將牙根拔除。

圖中為牙根拔除後,這時候大叔會先判斷周圍骨頭的狀況,尤其是確認頰側的骨壁是否完整來決定待會要補的骨粉份量。由於植入的人工牙根直徑通常會小於拔牙窩,所以即使沒什麼缺損的骨壁還是會盡量塞入骨粉來避免骨頭變化太多喔。

圖右為植體植入後。

 

 

即拔即植

圖左為植體剛剛植入縫合後,雖然傷口看起來有點可怕,但是其實傷口不大喔,只有稍微的翻瓣,術後癒合良好。

圖中為癒合後的樣子,乾乾淨淨的看起來非常療癒,可以注意的是植體的頰側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只有稍微凹陷一點點,但還是有很足夠的寬度來保護我們的植體。

圖右為癒合帽旋轉開的樣子,植體正安穩的躺在裡面。

 

 

即拔即植

如同大叔所說的,有足夠的軟硬組織,植體就能有良好的外型與功能。圖中白色箭頭處就是我們利用植牙重建回來的牙齒,可以發現不論外型或是假牙周圍的牙齦乳突都保持著良好的狀態。

 

 

隱適美矯正前的評估有哪些?了解隱適美矯正的評估費用與流程。

隱適美矯正前的評估有哪些?了解隱適美矯正的評估費用與流程。

隱適美矯正評估

為什麼矯正要取這麼多資料?

1728 年,被譽為「現代牙醫學之父」醫生皮耶·費查,出版了第一本關於牙醫學的完整科學書籍《外科牙醫學》。在書中,他使用一種叫做"Bandeau"的矯正器,長得像馬蹄狀,固定在齒列中,用來矯正擴大牙弓,算是牙齒矯正的始祖。矯正發展到現在300年,經過很多學者的努力,已經可以很系統性的利用取得的資料去評估這位患者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了解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才能讓矯正醫師在矯正時對症下藥,不至於走錯了方向。

另外藉由測顱X光片的分析,也較容易發現咬合不正的原因是因為齒性的關係還是骨性的關係造成,如果是骨性造成的齒列不整,就可能需要正顎手術的評估與介入,需要手術醫師與矯正醫師的互相配合。

 

隱適美矯正前評估需要哪些資料?

通常隱適美矯正前,需要取下列資料來進行矯正前的評估:

  1. 主訴的了解,外觀與口內的臨床評估
  2. 口內數位掃描檔
  3. 口外照,包含正面照、正面微笑照及側面照共3張
  4. 口內照,包含上下顎、正面與左右咬合關係共5張
  5. 測顱X光片
  6. 全口環景X光片
  7. 正顱X光片(非必須)
  8. CBCT牙科斷層掃描(非必須,但是越來越多醫師使用)

 

矯正評估的費用?

以黃醫師自己的習慣,矯正評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粗略評估階段與第二階段詳細評估階段,第一階段需掛號費,第二階段則會收取資料收集的費用。

第一階段是矯正評估表和itero口內數位取模,並會粗略模擬矯正結果,第一階段目前只收掛號費也需要先預約。第一階段可以讓患者大略知道自己的狀況,以及經由itero數位取模,模擬後大約知道自己矯正後牙齒的狀況,這時候得到的治療計畫是比較粗略的。

第二階段評估則是會取較多的資料,包含:口內口外照、測顱X光片、全口環景X光片、CBCT牙科斷層掃描。這部分會收取資料收集費用,之後黃醫師會對測顱X光片做測顱分析,並將資料送交隱適美待完整治療計畫撰寫完畢再約時間一起討論你的治療計畫,這時候就可以得到精確的治療計畫。

 

 

第一階段矯正粗略評估階段

矯正評估表

矯正評估單

通常第一次來做簡單評估的患者,黃醫師都會請櫃檯拿出一張矯正評估單給患者填寫。這張評估表通常是由患者與醫師協力完成。

這張評估表的用意主要是希望先了解你的主訴,之前有沒有相關矯正經驗或是家族中有沒有和您類似的相關牙齒問題,像是戽斗就容易有家族性遺傳的問題,這些都是隱適美矯正前需要先了解的。除了了解主訴之外,接下來就是對軟組織外觀,及口腔內咬合狀況做一個詳細的紀錄,除了幫助醫師了解口腔狀況外,患者也能對自己的狀況有一個粗步的了解。

 

 

itero口內數位取模

 

Itero 數位取模與矯正結果模擬

隱適美矯正有自己專屬的數位掃描機Itero,Itero好處是口掃印模之後,可以直接當次模擬隱適美矯正後的大概牙齒排列。圖左為隱適美矯正前,圖右為模擬隱適美矯正後,由於隱適美矯正取模是3D建模,可以經由360度的旋轉讓你看清楚你原本牙齒的正面觀、側面觀、咬合面觀,方便醫師跟你講解你目前牙齒發現的問題,另外經由電腦的粗步模擬,也可以讓你了解隱適美矯正後的牙齒排列,會比一般只觀看類似病例的照片來了解自己矯正後的樣子來的直觀。

 

 

第二階段矯正詳細評估階段

 

隱適美矯正評估口外照

 

正面與側面的口外照

由於不太方便大咧咧的把患者臉部照片曝光,這裡以卡通圖代替。

正面的口外照主要是評估上中下臉部的比例,另外也會觀察顴骨的高低,對臉部軟組織表現的影響。側面的口外照主要是看鼻子的挺拔程度,還有鼻唇角,嘴形是否有暴牙。正面的微笑口外照則是用來評估微笑曲線,評估門牙的位置及牙齒排列的弧度在露齒笑的時候是否適中,是否需要調整。

現在矯正的大方向是由軟組織來決定牙齒的移動方向,所以觀察患者的臉部外觀通常是矯正的第一步,另外也希望藉由觀察後進一步的溝通來了解患者自己對於矯正的想法。

 

 

隱適美矯正評估口內照

 

正面、側面與上下顎口內照

除了紀錄一開始未開始隱適美矯正前的牙齒狀態,也可以核對口內數位掃描時的咬合正不正確。照片的目的在於幫助醫師發現咬合的問題,並可以再次回頭確認一開始的矯正評估單紀錄是否有分歧,及數位掃描時取的咬合位置正不正確。

通常在照片階段,醫師會去觀察牙弓的形狀,犬齒與第一大臼齒的上下顎關係,牙齒擁擠的程度。

 

 

隱適美矯正評估測顱分析

 

側顱X光片

側顱分析是矯正評估中很重要的一環。矯正發展至今,Downs、Steiner、Tweed各個在矯正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學者大師都發展了自己一套的測量系統,利用統計的方式計算出各個指標中的平均值與標準差。側顱分析就是在測顱X光片上以解剖位置為點,連成很多條線,來計算角度及距離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通常取完精細資料的下次約診,黃醫師就會出具一份測顱分析報告給你,告訴你你的咬合分級還有我們在X光上發現的問題是什麼。

 

 

 

環景X光片

主要是來確定牙齒的狀況,跟一般定期檢查一樣,矯正前要先確認蛀牙、牙周病、假牙、阻生牙的狀況,這些狀況在矯正前都需要先治療完畢,才能正式進入隱適美矯正階段。

 

CBCT牙科電腦斷層掃描

現在牙科電腦斷層越來越普及下,許多矯正醫師在隱適美矯正前也會額外拍攝牙科電腦斷層掃描。和環景X光片不同,斷層掃描是3D的影像,主要是用來評估牙齒周圍的骨頭足不足夠,在牙齒移動過程中會不會有齒槽骨穿孔的問題。

近期(2022.10)隱適美矯正公司也更新了他們的軟體,加入了斷層掃描這一塊,藉由口內數位掃描檔與斷層掃描檔的結合來生成含有齒槽骨的牙齒3D圖,幫助醫師在設計牙齒移動的過程中更能掌握牙齒與骨頭的狀況。可以想見的是之後將斷層掃描加入矯正前評估的醫師會越來越多。

 

 

你真的用對牙線了嗎?另外3種你所不知道的特殊牙線

你真的用對牙線了嗎?另外3種你所不知道的特殊牙線

牙線使用方法

常見的4大錯誤牙線使用法

  1. 拉出來的牙線太短。

  2. 把牙線纏繞在食指上。

  3. 每次清完一個牙縫之後沒有替換牙線。

  4. 牙線直上直下,沒有靠在牙縫邊緣。

 

要拉就要拉出一個手臂長的牙線長度大叔在診所有時會遇到有些阿公阿嬤為了節省,每次拉牙線出來都只拉一點點,說拉太長會浪費,可是這樣的結果就是牙線常常會從手指滑落,一般建議比較好操作的牙線長度大概是你的一個手臂長。

將牙線纏繞在中指上,使用食指跟大拇指來控制牙線這是使用牙線的訣竅,很多人覺得牙線很難用的原因就是因為「纏錯手指啦」。當我們把牙線拉出一個手臂長的長度後,會開始將牙線纏繞在手指上來收線,千萬記得要把線各自纏繞在左右手中指上,直到中間留下一段約15~20公分的牙線。這時候就可以開始用食指跟大拇指操作牙線啦,當你左右食指勾起牙線時要留下約1 公分的牙線,這段1公分的牙線就是你要用來清牙縫的線段。

清完牙縫後,牙線線段要替換當你清完一個牙縫之後,牙線段就算是髒的,要使用新的線段,還記得你左右手中指纏繞的牙線嗎?那個就是要拿來替換用的,左收右放又是一段新的牙線。

 

 

牙線的正確使用方式

牙線下去要靠邊,每個牙縫用2次牙線的目的是要清潔牙齒鄰接面的牙菌斑,正確的使用方式是牙線下到牙縫後要將牙線往牙齒邊緣靠著後再往上拉,這樣才有辦法把牙菌斑刮除。由於一個牙縫是由兩個牙齒組成,一次背靠一個牙齒,所以一個牙縫要用兩次牙線喔。

 

 

牙線VS牙間刷

 

牙線 VS 牙間刷 VS 沖牙機

這三種產品都是設計用來清潔牙縫的,以大叔個人推薦來說,牙間刷=牙線>沖牙機。牙線跟牙間刷,大叔認為是潔牙時的必需,沖牙機則是輔助。

在文獻研究上,牙間刷在牙菌斑指數的降低上是比優於牙線的。原因如上圖,圖左的牙齒因為發育溝的凹陷,使得牙線會忽略這些凹陷的地方,圖右使用牙間刷反而是清潔得到的。

三種牙縫清潔產品的使用時機:潔牙時會建議至少一定要準備牙線跟牙間刷。牙縫小的地方使用牙線,牙縫稍大一點的可以使用牙間刷。為了避免自己太累,可以準備1卷牙線+2個不同尺寸的牙間刷即可。沖牙機則可以視自己的喜好,有些人使用沖牙機是因為喜歡水柱沖牙齦的快感,有按摩牙齦的感覺。

 

牙線跟牙刷哪個先?

先說結論:先牙線再牙刷J.Periodontal.2018 Jul;89(7):824-832.這篇文獻做了使用牙線跟牙刷的順序對牙菌斑減少的差別研究,結論是先使用牙線再刷牙對牙菌斑的減少比較多。由於牙線、牙間刷、沖牙機都是同一類的產品,所以這三種在使用方式上,也是先使用後再刷牙。

牙線為什麼卡住的原因

牙線下不去,或是上來時卡卡的?

你是不是有過牙線卡在牙縫下不去或是上不來的經驗?這是為什麼呢?常見的原因可能有:1.鄰接面蛀牙,2. 鄰接面填補的樹脂脫落,3.填補的樹脂不夠平滑。

如果是平時使用牙線時沒有問題,某一天使用突然牙線會卡住,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鄰接面蛀牙」或是「之前的鄰接面填補樹脂脫落」讓鄰接面不再平順而卡住牙線,如果遇到這種情形會建議要找牙醫師檢查確定原因。

如果是蛀牙填補後牙線卡住,蠻大一部分是牙醫師造成的,可能是鄰接面填補時沒有分開或是如上圖左在接近牙齦部分的小突起樹脂造成牙線卡住的狀況。如果遇到這種情形,建議要跟牙醫師反應,填補不良的樹脂不利於清潔,可能會二次蛀牙或是造成牙齦發炎。

 

 

牙橋使用牙線

 

3種你可能沒聽過但是很好用的特殊牙線

不管牙橋或是2~3相連的單顆牙冠在現在的牙科都是很常見的治療,但是你有想過相連的地方要怎麼使用牙線嗎?這裡大叔介紹2 種特殊的牙線:「三合一牙線」、「牙線穿引器」,這2種牙線不管是在相連牙齒、牙橋、或是ALL on 4的補綴物都是很好清潔工具。第3種比較少見的牙線則是「膨脹牙線」,這種牙線會因為吸收口水而膨脹。

 

 

 

三合一超級牙線是在前端有較硬的尼龍細線,有助於穿過牙縫底下,穿過去之後,再使用後端的膨脹牙線做清潔。牙線穿引器則有點像放大版的縫衣針,將一般牙線放在後面的圈圈後,再利用牙線穿引器穿過牙縫。膨脹牙線不論是正常牙縫或是牙橋都是很好用的工具,會因為吸收口水而膨脹,較粗的膨脹牙線可以有比較好的清潔效率。

 

 

 

牙線要含蠟還是不含蠟?

含蠟牙線跟不含蠟牙線兩者的差別在於牙線進入牙縫的順滑度,不含蠟比較容易卡卡的,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歡牙線進入牙縫時摩擦的快感。含蠟的牙線使用時則是比較順暢,適合牙縫比較緊的人。牙線含蠟或不含蠟並不影響清潔的程度,可以視自己喜好跟牙縫緊度做選擇。

 

 為什麼醫師都不建議牙線棒?

通常醫師不建議牙線棒的原因是因為牙線棒的牙線只有短短一小截,等於是一直在用骯髒的牙線去清潔牙齒,除非你每清一個牙縫就沖洗一次牙線棒,另外有些牙線棒設計的空間不夠,在後面的大牙區時塑膠段會被咬合面卡住導致牙線段無法深入到最底部。

什麼時候可以使用牙線棒?

當然牙線棒也不是全無好處,3歲前的小朋友如果不習慣使用牙線,家長可以使用牙線棒幫小朋友清潔牙縫,3歲後可以慢慢訓練小朋友使用牙線。另外如果是在外用餐,使用牙線可能比較有衛生上的問題,這時候也可以使用牙線棒,但是記得睡前那一次要改用牙線做清潔。

 

天天刷牙還是有牙結石?牙結石原因跟這飲食有關!

天天刷牙還是有牙結石?牙結石原因跟這飲食有關!

哪些食物容易有牙結石

你知道考古學家會⽤牙結⽯來考古嗎?考古學家會從史前⼈類的牙⿒上把牙結⽯刮下來,利⽤牙結⽯裡⾯的植物微化⽯(plant microfossils),來研究當時⼈類的飲食和環境。可見牙結石原因也跟飲食有關! 牙結⽯常⾒於我們的⼝腔,從古⾄今都是。

根據「衛福部104-105年度,成年與老年⼈⼝腔健康調查計畫」,40-49歲男⽣與女⽣,各約有⼀半比例患有牙結⽯,長期累積下來的牙結⽯易造成牙周⽅⾯的疾病,例如牙齦流⾎、牙⿒動搖等。牙醫大叔來告訴您如何改善日常習慣減少牙結石堆積,以及哪些⼈該特別注意牙結石清潔!

 

4大日常習慣是影響牙結石原因!刷牙⼿勢不對、愛吃這類食物更易堆積

主要牙結石原因是由牙菌斑礦化⽽成,所以減少牙菌斑就能有效減少牙結⽯。以下4重點教你如何避免牙結石產生:

 1.減少碳⽔化合物的攝取:

碳⽔化合物類的食物會比其他食物更容易產⽣牙菌斑,像是糖果、含糖飲料、米飯、麵包等。減少碳⽔化合物的攝取或是吃完這類食物後⾺上刷牙能減少牙菌斑的形成。 

2.養成良好的⼝腔清潔⽅法:

除了牙刷外還要搭配牙線或牙間刷,只⽤牙刷會有1/3的牙⿒⾯積是刷不到的。 

3.注意⾃⼰的刷牙死⾓:

很有趣的⼀件事,你知道由於⼿勢的關係,慣⽤⼿那側的牙⿒比起對側牙⿒較不容易刷乾淨嗎?牙⿒的頰側最容易清潔,上顎第⼆⼤⾅⿒的頰側由於臉頰肌⾁的阻擋容易有死⾓,下顎牙⿒的舌側也是另⼀個死⾓,是⼤叔幫患者洗牙時最容易發現牙結⽯堆積的地⽅。 想要避免⾃⼰刷牙死⾓,可在刷牙時搭配牙菌斑顯⽰劑來做檢查。 

4.定期洗牙:

建議半年讓牙醫師清除牙結⽯,順便檢查蛀牙,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牙結⽯堆積會怎樣?長期不洗牙恐引發口臭、牙齦發炎等併發症

牙結⽯長期堆積容易有牙周⽅⾯的疾病,例如:⼝臭、牙周病、牙齦發炎、牙周膿包、細菌感染、 牙⿒掉落等問題。想要避免牙結⽯堆積,除了要注意⾃⾝的⼝腔清潔,每半年找牙醫師洗牙也是必要的。牙結⽯與牙⿒間會形成化學性的鍵結,單純只靠刷牙是刷不掉的,坊間⼀些標榜可以靠漱⼝清除牙結⽯的漱⼝⽔也不是那麼可靠。

那麼洗牙到底怎麼⼀回事呢? 

洗牙機是利⽤電磁效應來產⽣⾼速震動⽽震碎牙結⽯,再利⽤沖⽔產⽣的空穴效應帶走牙結⽯。讓各位產⽣恐懼的“滋”“滋”聲就是因為⾼速震動⽽來,由於是震動⽽不是修磨,光滑表⾯的洗牙機是不會傷害牙⿒琺瑯質的。除了洗牙機,也有⼀些牙醫師會利⽤⽔雷射來去除牙結⽯,特定波長的雷射會被牙結⽯含的⽔分吸收產⽣微爆破來去除牙結⽯。

牙結石小叮嚀:

牙結⽯不論對⼝腔衛⽣或是⾝體健康都是百害⽽無⼀利的,想要預防牙結⽯的⽅法就是有效的牙⿒清潔搭配定期洗牙。千萬不要久久⼀次才找牙醫師洗牙,累積較多牙結⽯的牙⿒,因為牙齦發炎的關係,洗起來不但比較痛還會容易流⾎喔。

聽說漱口水能預防新冠?天天使用當心黏膜病變!漱口水使用最佳時機及成分

聽說漱口水能預防新冠?天天使用當心黏膜病變!漱口水使用最佳時機及成分

漱口水推薦選擇

許多人除了刷牙還會習慣搭配漱口水,但你知道某些種類的漱口水其實並不建議每天使用的嗎?近期由於新冠肺炎的盛行,更有傳言指出漱口水可降低罹患新冠肺炎的風險,李施德霖也在官網中特別澄清相關內容,那麼漱口水到底如何使用又該怎麼選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使用漱口水可以預防新冠肺炎嗎?研究:僅能降低口中病毒濃度

2021年5月的一篇Scoping Review範籌界定回顧研究(註1),討論了牙科看診前,患者使用漱口水是否可以減少口內新冠病毒的濃度,降低傳播的風險。

結論:文獻裡提到的5種漱口水成分是可以有效減少口內新冠病毒的濃度,「優碘、0.2%Chlorhexidine CHX、1%過氧化氫、精油、四級銨鹽」,但是其中「精油、四級銨鹽」的回顧文獻較少篇,可信度稍低。綜合以上來看,漱口水無法預防新冠肺炎,但是可以減少口內病毒濃度,降低飛沫傳染的風險。

漱口水成分

 

漱口水有效嗎?含「酒精」是假象!2重點挑對漱口水使用成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當你想買漱口水卻對架上十幾種的漱口水束手無策,根本不知道選哪種比較好?今天大叔來幫大家解構一下漱口水。

大叔花了一個禮拜看完市面上二十幾種漱口水,大致將成分分成4部分:主要組成、口味組成、治療成分、酒精。想完成一瓶色香味俱全的漱口水,添加物是不可少的,主要組成大多是由水、甘油組成,口味則是由香味劑、色素、界面活性劑、增稠劑、甜味劑蔗糖素和木糖醇組成,但這些都不是選擇漱口水的重點。

選擇漱口水的第一個重點:酒精。

為什麼有些品牌會在漱口水加入酒精?一是酒精有抑菌效果,二是酒精的刺激性讓你感覺這個漱口水好像很有效。一般來說,大叔不建議選用或建議少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因為酒精對口腔黏膜具有刺激性,長期連續使用下可能會造成口腔黏膜的病變,想要有抑菌效果,建議選擇酒精以外成分的漱口水。

選擇漱口水的第二個重點:治療成分。

這部分是挑選適合自己漱口水的重點,先想想你想使用漱口水的原因是什麼?想要預防蛀牙?預防牙齦發炎?口臭?口乾?

  • 預防蛀牙:

可以選用含氟化物的漱口水,一般都是氟化鈉,需長期定期使用(至少二年)效果才會顯著。

  • 預防牙齦發炎、口臭:

抑菌成分,包含大部分開頭所提降低新冠病毒濃度的成分。以下是常見的抑菌成分:CHX or CHG(Chlorhexidine )、CPC 西吡氯铵(Cetylpyridinium Chloride)、四級銨鹽(Quaternary Ammonium Mouthrinses)註2、檸檬酸鋅(zinc citrate)、植物精油(Essential oil)。

  • 預防口乾造成的蛀牙或口臭:

口乾症酵素漱口水,這部分大叔比較查不到有效成分的名稱,不過臨床上證實是有效的。

  • 牙齒美白:

PVP(polyvinylpyrrolidone)、焦磷酸鈉(sodium pyrophosphate)多用在美白漱口水,可以減少色素在牙齒的沈澱。

「刷牙後」是漱口水使用最佳時機!6歲以下兒童應避免

漱口水一般建議在刷牙後搭配使用,使用方式每家廠牌的說明都不一樣,使用時可以參考漱口水背後的說明,要注意的是漱口水是無法取代牙刷跟牙線的,只是一個輔助的作用。 另外漱口水的使用其實是有年齡限制的,6歲以下的小朋友由於吞嚥反射還沒成熟,要避免使用以免嗆到。

漱口水可以每天使用嗎?含「酒精」、「抑菌成分」當心副作用

含有抑菌成分和含酒精的漱口水,大叔並不建議長期每天使用。酒精易刺激口腔黏膜,長期使用容易造成黏膜病變。抑菌成分長期使用則是容易改變口腔裡面的細菌平衡,尤其是含CHX成分的漱口水,長期使用容易造成牙齒和舌頭的染色。

抑菌成分漱口水建議的使用時機:牙齦流血、牙齦急性發炎、口腔異味,建議使用3~7天,症狀緩解之後即可停用或是改用其他成分的漱口水。

 

6歲以上兒童每週使用一次漱口水,可降低蛀牙風險!

6歲以下的小朋友因吞嚥反射還不成熟所以不建議使用漱口水,但6歲以上則可以使用含氟的漱口水,目前學校的含氟漱口水防齲齒計畫是採用每週10cc 0.2%氟化鈉NaF(含氟濃度約900ppm)漱口水1次,可降低了20-35%的齲齒率。

小朋友想在家使用的話則建議選擇刺激性較低或是兒童漱口水,小朋友的接受度較高。

漱口水小叮嚀

抑菌成分的漱口水不建議長期使用外,在牙科手術後的24個小時也不建議使用漱口水。使用漱口水時,漱口和吐掉漱口水的動作會有口腔負壓,易造成口腔已凝結的血塊脫落,傷口再次流血,抑菌成分在初期也不利於傷口癒合。 大叔提醒您,漱口水為了讓口氣清新,常會加入薄荷醇之類的添加物,讓你使用完之後口腔清涼,感覺牙齒乾淨。這只是錯覺,真的想讓牙齒保持乾淨,根本之道還是刷牙,漱口水只是輔助。

參考文獻: 註1.Frontiers in Dental Medicine, March 2021, Volume 2 | Article 648547  註2.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 January 2000, Volume27, Issue1, Pages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