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萎縮、出血,牙周病治療方式有哪些?醫:這樣做避免復發!
你是否也曾經在刷牙時發現牙齦流血、或是容易有口氣不佳的情形?要注意,健康的牙齦在刷牙時是不會流血的,這有可能就是牙周病發生的初期症狀!想知道牙周病症狀如何判斷?牙周病治療方式有哪些?以下牙醫大叔為您說明。(文章同步發佈於療日子)
「足弱僅能行,齒搖常欲墮。」-《雜興》陸游。
陸游一直有牙周病的問題,9300首的詩作,牙痛有關的就佔150餘首。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台灣民眾的牙周病罹患率是80.48%,相信多數人跟陸游一樣都曾為了牙周的問題煩惱過。
什麼情況下容易罹患牙周病呢?簡單來說,當牙齦長期處於發炎的狀態下,就會從原本的牙齦炎慢慢進展成牙周病。一般牙齦發炎的原因常跟「清潔不當,抽菸,熬夜」有關係,當牙齦持續發炎,就會從原本的牙齦流血慢慢進展到牙齦萎縮與牙齒動搖。
牙周病症狀有哪些?長期下來會對健康有哪些嚴重影響?
牙周病初期一般會有牙齦容易流血或是口氣不佳的症狀,而後期可能會出現牙齦腫脹,萎縮或牙齒動搖
1.牙齦流血:發炎會讓微血管處於擴張,容易流血,有時候甚至會在嘴巴裡感覺到血味。
2.口氣不佳:除了講話會有口臭,偶爾吸牙縫時也會感覺到不好的氣味。
3.牙齦充血腫脹:牙齦下較深的齒槽骨破壞會在牙齦外側形成腫脹的膿包,伴隨腫痛流膿。
4.牙齦萎縮:牙齦會隨著齒槽骨的破壞而萎縮,因牙根露出造成外觀上牙齒變長的錯覺。
5.牙齒動搖:當齒槽骨破壞越來越多,隨著牙齒周圍地基的流失會有無法受力跟動搖的狀況。
牙周病的初期症狀由於對生活困擾不大,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定期半年給牙醫師檢查跟洗牙是一個很棒的習慣,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除了定期檢查外,平時自我口腔的清潔也是很重要的。
口腔清潔有以下幾個重點:
1.使用牙線:研究發現當你只使用牙刷時,會有1/3的牙齒部位是清潔不到的
2.先牙線再用牙刷:真的有人做過研究,刷牙前先使用牙線會比刷牙後使用牙線的清潔度更好。
3.善用檢查的工具:舌頭舔舔牙齒,刷乾淨的牙齒表面應是光滑的,或是使用牙菌斑顯示劑來確認牙齒上是否有沒刷乾淨的牙菌斑。
4.可以偶爾搭配無酒精的抗菌漱口水,但不適合長期使用。
牙周病治療方式有哪些?會好嗎?
牙周病治療的目標是移除牙齒周圍造成牙齦發炎的物質,包括:牙結石、發炎的牙齦組織、含牙周致病菌的牙根表面。以這個目標為出發點,牙醫師在治療牙周病時會分為幾個階段:0術前資料收集階段、1非手術治療階段、2手術治療階段、3假牙重建階段、4健康維持階段。
0術前資料收集階段:拍攝根尖X光片跟紀錄牙周囊袋深度,訂定治療計畫,刷牙衛教。
1非手術治療階段:齒齦下牙結石刮除與牙根整平術,此階段可以配合雷射與牙周藥膏來輔助治療。
2手術治療階段:將牙齦翻開來獲得良好的視野,將最深處的牙結石刮除,也可以進行補骨手術。
3假牙重建階段:如果有缺牙,在牙周病的治療穩定後,缺牙的部分可以考慮製作假牙或植牙。
4健康維持階段:治療穩定後,患者也要努力維持口腔清潔確保不再復發,建議每3-6個月一定要回診給牙醫師檢查跟清潔。
0、1、4階段是一般治療牙周病一定會遇到的階段,手術及假牙階段則是視患者的牙齒狀況而定。
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低估了「健康維持階段」的重要性,很多患者都是這一階段輕忽了,導致牙周病再次復發。牙周病其實就像糖尿病或高血壓一樣,需要好好的控制,不然很容易再復發。
治療牙周病時,有哪些注意事項?是否有需要避免的食物?
由於治療時,會將牙齒周圍的發炎組織刮除,所以術後會有暫時性的牙齒敏感、動搖度增加、牙齦流血的症狀發生。
這時候千萬不要因此而不敢刷牙,此時可以選用軟毛的牙刷,放輕力道,並配合溫水來漱口。
食物方面,剛做齒齦下刮除術及牙根整平術時,儘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及烈酒,如果牙齒因剛做完治療無法受力,也要避免太硬需要咀嚼很久的食物。
正在治療的患者需要特別挑選適合的牙膏、漱口水嗎?
在一篇2008年的文獻回顧(註1)中,含有礦物鹽(SnF2,檸檬酸鋅)或是抗菌成分(Chlorhexidine)的牙膏,對於降低牙菌斑的殘留都有幫助。
而在一篇2017年的研究文獻(註2)中,使用含有Chlorhexidine(CHX) 的漱口水4-6星期後,牙齦炎跟牙菌斑都有顯著的下降,卻會帶來了牙齒染色的副作用。
不過對於牙周病患者來說,刷乾淨才是最重要的,牙周病患者由於牙齒動搖、牙齦萎縮、齒縫變大、根尖分叉,所以得花更多心力在清潔牙齒的技巧上,抗菌牙膏跟漱口水只是扮演輔助的角色。
療日子小叮嚀:
牙周病的治療是一段患者與牙醫師要一起努力的旅程,牙醫師再如何努力的在看診時清潔你的牙齒,如果日常沒辦法刷乾淨,那治療的效果一定大打折扣的。平時好好刷牙,3~6個月定期回診,能有效地避免牙周病再度復發。
參考文獻:
註1:Periodontology 2000, Vol. 48, 2008, 23–30.
註2: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7 Mar; 2017(3).